我的人生有字幕 第237章 波斯王子石像

小说:我的人生有字幕 作者:华哥来也 更新时间:2024-04-26 13:16:33 源网站:官术
  展区。

  此刻一分为二。

  一边是赤红如火,带着火辣气息的楚南展区。

  另一边。

  则是湛蓝如海,充满着鱼米与富庶味道的浙省展区。

  今天。

  参加本次古玩交流会的古董,两省都是精挑细选,各自呈上了五十件,由两省藏友送上的珍贵古玩。

  可以说。

  代表着两省民间,最高水准的古玩展示了。

  随着台上主持人一声品鉴活动正式开始,两省展区的警戒线被工作人员迅速撤下。

  接着。

  两省的朋友,便迅速涌入对方的展区。

  在里面不时评头论足,指指点点。

  时而对身边人高谈阔论。

  时而又向身边人小心求证。

  更不时打电话,查资料,一副大开眼界,刨根问底的样子。

  而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,又是时而皱眉深思,时而兴奋大叫,时而质疑连连,让现场的气氛,显得颇为有趣。

  毕竟。

  这次参加交流的古玩,都比较有地方特色。

  而且又没有标注信息。

  所以有一种解谜的快乐和期待。

  现在。

  杨辰身后跟了很多人。

  有他的铁粉。

  比如老大哥黄荣林,郭馆长,张文予等众。

  还有他的追随者。

  都是些慕名而来,想一睹风采的古玩发烧友。

  另外。

  还有一些杭城柳家的支持者。

  或者浙省的拥趸者。

  他们远远吊在身后,想看一看,这个新晋崛起的传奇捡漏王,倒底有几分真本事。

  浙省展区。

  浙省不愧是江南富庶之地,鱼米之乡,好东西确实不少。

  虽然没有标明信息。

  但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东西,在杨辰眼里,没有任何秘密可以隐藏。

  比如展台上的一根龙首木棍。

  龙首怒而向天。

  木棍为褐色,逞光发亮,如同包了一层浆。

  而在龙首与木棍的衔接处,缀以一圈长长的彩虹布,让这根龙首木棍平添几分古老和神秘的色采。

  如果仅凭目测,没有信息辅助的话,普通人很难想到这是什么。

  杨辰饶有兴趣的品鉴者。

  不过马上就有好事者向他问道:“楚南捡漏王,你知道这是什么吗?”

  “说来听听呗。”

  “对啊,都说你眼光巨毒,一看一个准,说说看,这根龙首木棍,是我们浙省哪个地方的?”

  所谓看热闹不嫌事大。

  有一个浙省这边的拥趸者者发出挑衅般的质问后。

  马上。

  那些吊在杨辰身后的好事者,便纷纷带着调侃的语气附和道。

  很显然。

  对于这位新晋崛起的捡漏王,对方阵营的重要人物,下午楚杭之争,杨柳对决的当事人之一,一些好事者,难免想看看他倒底是绣花枕头运气好,还是真有几分本事。

  闻言。

  杨辰笑了笑。

  没说话。

  你们问我就要说?

  你们算老几?

  我不要面子的?

  而杨辰的铁粉和支持者,则是替他回击道:“你们看不懂的话,可以查阅资料,或者请教你们的专家。”

  “现在是品鉴时刻。”

  “想和杨先生交流?可以啊,先照照镜子,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。”

  品鉴流程才刚刚开始。

  两边就因为杨辰,马上就针锋相对,火药味开始弥漫起来了。

  “装什么装?”

  “就是。”

  “三位国家级的评委,也没你们装啊!”

  浙省这边的朋友嘲讽道。

  “对于没素质,没礼貌的人,跟他多说一个字,都是浪费时间。”

  “没错。”

  “想挑事,你们也配?”

  楚南省这边的朋友丝毫不让的回应道。

  眼看火药味越来越浓。

  杨辰出面制止了。

  “如果想跟我交流的,接下来的交流会上,各位可以与我畅所欲言。”

  “现在。”

  “我只想静静的品鉴。”

  “各位都是有素质的古玩爱好者,不要被几粒老鼠屎,搞得大家心情都不愉快,那就丢自己家乡的脸了。”

  杨辰这番话,并没有特别点出针对某个群体。

  但意思很明显。

  就是说那几个挑事好事的人。

  于是。

  那几个挑事者还要再说。

  不过浙省这边的朋友,大部耸都是通情达理,有素养素质的。

  于是马上让挑事者闭嘴。

  毕竟。

  挑事者的所作所为,确实是在为家乡丢脸啊!

  至于质疑人家的水平?

  人已经说了。

  想质疑?

  可以。

  交流会上,畅所欲言。

  息事宁人之后。

  杨辰继续品鉴浙省展区的古玩。

  这次交流会的展品,虽然是民间藏友所提供,但都是压箱底的宝贝,他一个展台一个展台的看过去,直是大开眼界,直呼有意思。

  比如一只战国时期的水晶杯。

  和现代的玻璃杯,大小造型几乎一致。

  却是古人用一整块水晶雕琢打磨而成。

  其器形之大,造型之美,工艺之复杂,在当时来说,可谓是巧夺天工,令人膜拜,叹为观止。

  可以这么说。

  把这只水晶杯放在市面上。

  几乎所有人,都会认为,这是一只现代的玻璃杯。

  杯身通体平素简洁,透明无纹饰,整器略带淡琥珀色,器表经抛光处理,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。

  外面的水晶,还比较好打磨抛光。

  但里面内壁,就连专家也想不出来,古人是如何做到的?

  根据字幕信息。

  这只水晶杯出自杭市半山镇战国墓。

  在那个时期,也是价值连城,普通的王候将相,根本用不起。

  由此可见。

  江南自古以来,确实是他妈够富庶的啊!

  还有让他顶礼膜拜的竹衣。

  根据字幕信息,这是一件来自浙省湖州清代的竹衣。

  一种用非常细小的竹子,做成的内衣,或者叫内衬的衣服。是古人夏天炎热之际,穿在身上避暑纳凉,隔汗通风的衣服。

  这种竹衣,浑身都是小孔。

  确确实实透气。

  但也是扎扎实实透光。

  男的只穿这么一件出去,虽然有些不雅,但也还算能接受。

  如果是一位娇滴滴的美娘子……

  那画面实在太美!

  当然。

  作为内衬,古人肯定是不会单独穿出去的。

  好在古代宽袖大袍。

  套在其外,也确确实实舒服。

  不过。

  晚上天人之际。

  让自己的娘子穿上这么一件竹衣,稍稍摆几个诱人的姿势,一夜好几次,也不是不可能。

  所以。

  要论性感。

  要论情趣。

  华国的竹衣,不输现在的比基尼啊!

  毕竟。

  能穿得上这种竹衣的,都是达官显贵。

  材料要求很高。

  工艺也相对复杂。

  价格嘛。

  也不是一般的贵。

  而眼前这件竹衣,说不定就是当年哪位名媛名伶名伎的贴身内衣。

  上面说不定,还有主人的味道。

  想想就.

  嗯。

  还真他妈挺变态的!

  这次。

  浙省一共送来了50件展品。

  几乎每一件,都十分的有特色。

  代表的各地文化。

  虽然没有标注信息,但在系统的加持下,杨辰流连其中,看得津津有味,不时拍案叫绝,为古人的智慧,嗯,还有情趣点赞!

  这边。

  楚南省的展区。

  也同样精彩。

  有传统的楚绣。

  有老铜壶。

  有吴三桂的铜炮。

  还有秦代的乘法口诀表简牍。

  甚至还有恐龙化石。

  没错。

  由楚南省一位化石收藏家送上,一具地方恐龙化石。不算大,懂行的人说,那是恐龙的祖先——无齿芙蓉龙。

  这尊化石的价值,不言而喻。

  绝对可以进国家博物馆的存在。

  但竟然被楚南藏友,送到这里来参加楚浙古玩交流会?

  妈蛋!

  这哪里是下了血本啊!

  简直就是掏空了家底啊!

  都说楚南人好面子。

  果不其然。

  在参观完浙省的古玩之后,杨辰也来到楚南省这边,细心观摩品鉴着家乡的特色古玩古董。

  正看着。

  这时。

  浙省的朋友,又和楚南省的朋友,在楚南省展区吵了起来。

  两边争吵的焦点,是一尊半身石刻武士造像。

  这尊残缺的半身石像高35厘米,宽35厘米,雕刻有盔甲等图案,头像高鼻深目,下颌留有长须,不像华国人。

  倒是和当时的西域胡人,十分的相像。

  而两边争论的点,就在这里。

  现场有懂行的朋友指出,这是在楚南省林市桂县所发掘出来的唐代武士石刻像。

  代表着楚南地方的审美和石刻工艺。

  而浙省的朋友则质疑,这尊半身石像,根本不是林市的文物。

  是泊来品。

  极大可能,是唐代丝绸之路,林市的商贾,从西域之地带回来的。

  原因有两点。

  一个石像的面貌,在当时是典型的胡人之相。

  二是在当时,林市的石刻文化还相当落后原始,毕竟当时流传着:船到林市止,马到林市死,人到林市打摆子。

  林市当时就是蛮荒流放之地。

  原始丛林而已。

  根本没有这么精美逼真的石刻文化。

  所以。

  这尊半身石刻武士造像,不能算楚南的地方特色文物。

  楚南省这边,有造假的嫌疑。

  丢脸啊!

  而楚南这边的朋友,自然是据理力争。

  说当时大唐空前繁荣,文化昌盛,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,别说士兵,便是将帅之中,也不泛胡人等异族。

  所以。

  造了一尊胡人之相的士兵石刻,在当时相当正常。

  另外。

  所谓的船到林市止等等,只是形容林市的地理条件和特性,与当地的石刻文化,没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。

  而这尊武士石相,经过相关专家鉴定,是符合林市当时的石刻文化特征的。

  所以。

  什么造假丢脸之说,纯粹是无稽之谈。

  双方你来我往。

  为了这尊残缺的武士石刻造像,争论不休。

  好在声音虽然略大。

  但彼此都比较克制,没有为了争论而争论,而是有据有理的分析。

  倒也没有引起冲突。

  杨辰启动字幕系统,锁定那尊石刻武士相,选择鉴定功能。

  随即。

  一行行字幕便跳了出来。

  根据字幕信息。

  毫无疑问。

  这尊武士石相,就是林市桂县的地方石刻文化。

  代表的,就是楚南省的文化。

  不过。

  让杨辰惊讶的是。

  这尊胡人武士石像,仿刻的胡人,可不是普通的胡人士兵。

  根据字幕信息。

  这尊胡人武士石刻相,竟然是卑路斯三世。

  卑路斯三世,曾是波斯,也就是现今伊朗的王子。

  唐朝时,这名王子,被封为大唐帝国的右武卫将军,居住在洛阳城。

  至于为何远在楚南的林市桂县,会为他刻一座石像,根据字幕信息给出和解释,当年波斯与大食国大战。

  战败之后。

  波斯王子卑路斯三世投靠大唐,被封为左武卫将军。

  不过。

  在当将军之前。

  大唐曾让他在林市桂倒驻守历炼过一段时间。

  而这段时间。

  他肃明军纪。

  善待百姓。

  重视农业,带来了很多西域的粮食种子和蔬菜果瓜等等,还带来一些匠人,改善了一些工农技术。

  所以。

  在他任满之后。

 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。

  为他刻了一尊武士石相,供奉在一座寺庙当中,以做纪念。

  而因为某些原因。

  这些资料日志和事迹,被当权者刻意抹去。

  从此无人知道这位西域武士是谁了。

  这尊石相的价值和文化,以及工艺,在今天两省之间来交流参展的古玩当中,只能属中下之姿。

  但如果告诉众人。

  这尊武士相的主人,是参照卑路斯三世的容貌而刻。

  以及他对林市桂县所做出的贡献。

  那么其意义和价值,就会变得非比寻常了。

  特别是对于华国当今和中东那一块的外交关系,有着相当重要的助力和意义。

  “来来来,你们楚南的天才少年来了。”

  “你摸着良心说。”

  “这尊胡人武士石像,倒底是不是你们楚南省的正统地方文化?”

  这时。

  见杨辰过来了。

  浙省的朋友马上叫嚷道。

  闻言。

  杨辰点头道:“我可以负责任的说,是的。”

  此话一出。

  顿时有人切的一声,不满道:“你是楚南那边的人,当然这么说了,行,那你说,这个胡人武士是谁?”

  “为什么要为他造像?”

  杨辰闻声望去。

  这个人不是别人。

  正是之前败在他手下的娘娘腔,柳非凡。

  他这两个问题,现场可以说,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。

  但杨辰自然是个例外。

  想了想。

  杨辰走了过去,决定戏耍他一番。

  “柳非凡,如果我说出来,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吗?”

  杨辰坏笑道。

  见状。

  柳非凡冷哼一声,朝他翻了一个白眼:“有话说,有屁放!”

  杨辰笑了笑。

  “如果我说出来,你马上穿一套女仆装给我看……”

  1秒记住官术网网:tbxsw..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无北看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人生有字幕,我的人生有字幕最新章节,我的人生有字幕 官术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